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首要大事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,指出了十分重要的目標:“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,逐步把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。”建設高標準農田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,因此需要積極行動起來,一直推動下去。
首先,我們要突破思想的障礙,通過觀念的革新來推動實際行動。
思想是行動的總開關,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進行一場土地和思想的革命。當前,一些干部和群眾中仍存在著安于現狀的落后思想,甚至存在觀望、猶豫和懷疑的態度。我們要打破這些思維上的桎梏,解開思想觀念的束縛至關重要。通過持之以恒的政策宣傳和解釋,召開干部會議、黨員會議、農民代表會議,耐心進行思想工作,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,消除群眾的顧慮,讓大家知道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社會發展、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需要。調動群眾的積極性,努力營造全員參與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。
其次,我們要解決土地分散的問題,通過整合土地資源,實現小田“并”大田。
目前農村基本農田分散、質量低、抗災能力差。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通過整合土地資源,將小田合并成大田,實施土地、水利、交通、林業、電力、技術和管理等綜合配套建設。我們要逐步建設出土地平整、灌溉方便、道路通暢、排灌有序、旱澇災害能力強的高產田地,推動傳統農業向規模化、機械化和標準化轉變,提升農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。
最后,我們要解決面臨的難題,通過科學實施,把耕地變成優良土地。
高標準農田建設關乎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,是一項直接惠及群眾的民生工程。我們需要統籌規劃,增加投入,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,加強后期管理和維護,確保形成連片集中的優良田地,并配備好農田設施,實現高產穩產、良好生態和抗災能力強的農田。這將提升耕地的整體質量水平和農業生產能力,推動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,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支撐。
只有有了糧食,我們才能放心無憂。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一項重大工程,涉及民生、穩定和安全,我們要全力以赴,高位推進,不遺余力地推動高標準農田的建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