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蟲害的防控是農業生產中減少損失、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的關鍵環節,而病蟲害的監測和預警則是確保防控工作及時有效的重要基礎。傳統的病蟲害測報主要依靠測報人員和基礎測報設備進行,方法包括直接觀察、系統調查和宏觀調查等,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調查。由于監測范圍廣泛,依賴人工進行預測預報的工作量巨大,加之設備條件有限,嚴重影響了病蟲害預測預報及防控的效果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需要引入農業儀器設備以提升病蟲測報的技術水準,使用拍照式蟲情測報燈來進行病蟲害的預測和報告。
拍照式蟲情測報燈的使用大大減輕了測報人員的戶外工作負擔。在害蟲的趨光活動時段開啟設備,拍照式蟲情測報燈會發出對害蟲有強烈吸引力的光源。受到光源吸引的害蟲會飛向設備,并可能在撞擊設備配置的玻璃屏后落入處理倉中。隨后,設備通過高溫加熱的方式殺死害蟲,并通過蟲子分散平鋪機構和振動裝置將蟲體均勻平鋪在傳送帶上。傳送帶將蟲體運送至拍照區域,確保每一只害蟲的特征都能被清晰拍攝,為后續的識別和計數奠定基礎。拍攝完成后,設備會自動將害蟲圖片上傳至云服務器,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查看監測點的蟲情,進行識別和統計,無需親自到現場,這有助于及時發布蟲情趨勢預測和預警信息,實施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控措施。
拍照式蟲情測報燈的應用推動了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向智能化發展,加強了現代病蟲害監測預報和防控指導,對農林業病蟲害的科學防控具有重要意義。通過有效控制病蟲危害,保護了農作物生長品質,為糧食的豐產豐收和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