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情監測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步驟,對于稻飛虱這類害蟲,只有通過密切監控其遷入動態,并及時采取防控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。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,除了傳統的植保機構和群眾監測外,還可以通過安裝蟲情監測燈來自動監測稻飛虱的動態。那么,蟲情監測燈是否能有效監測稻飛虱呢?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:
一、蟲情監測燈對稻飛虱的監測效果
首先,蟲情監測燈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光源吸引害蟲,從而獲取蟲情信息。在害蟲發生初期,開啟監測燈,害蟲會被光源吸引并被捕捉,從而獲取蟲情數據。稻飛虱對嫩綠的水稻有明顯的趨向性,并且成蟲對光源也有明顯趨向性。結合稻飛虱的習性和蟲情監測燈的工作原理,可以確定監測燈是可以有效監測稻飛虱的。
二、提高蟲情監測燈監測效果的方法
為了提高監測燈對稻飛虱的監測效果,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安裝地點的選擇:應選擇往年發生較重、具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監測,并確保監測燈周圍沒有其他干擾光源,避免高林木、建筑物遮擋光源。
2、開關燈的時間:根據稻飛虱的發生習性合理控制,一般從當地見蟲年份的成蟲初見期前10天開始,到常年成蟲終見后10天結束,每天天黑前開燈,天亮后關燈。
3、燈的選擇:由于稻飛虱具有遷飛性,普通的監測燈可能效果不理想,建議使用高空蟲情監測燈,采用金鹵燈,光源向高空照射,即使雨天也能正常工作,對稻飛虱等害蟲有良好的監測效果。
綜上所述,蟲情監測燈對稻飛虱是有效的,但要取得良好效果,需要選擇合適的監測燈、正確的安裝地點和合理的開關燈時間。結合人工監測和性誘監測,可以在田間進行拉網式排查,及時發現稻飛虱的發生。